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1年1月13日在天津市滨海新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上 天津市滨海新区区长 杨茂荣 |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是滨海新区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国家赋予的功能定位和“五个现代化天津”建设目标,主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较好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五年来,我们主动调速换挡,加快动力变革、质量变革、效率变革,走出一条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实现了二三产业双轮驱动、竞相发展,呈现了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的发展态势。
落实重大国家战略成效显著
杨茂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五年来,新区落实重大国家战略成效显著。协同发展引擎作用日益显现。打造5个承接疏解平台,引进北京项目3283个,协议投资额超过9100亿元。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2012家,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联盟挂牌,成为京津两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重要平台。合作共建滨唐、滨沧示范产业园。形成“5横3纵1环”高速公路网,塘承高速滨海新区段、津石高速天津东段加快建设,津秦、津保高铁相继开通,京津城际实现“公交化”运行,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支点作用持续增强。支持天津港加快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建设,开通至雄安新区绿色通道,建成京津冀港口智慧物流协同平台,在全国率先实现区域通关一体化。天津港“一港六区”实现统一运营管理,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800万标准箱,稳居全球集装箱港口十强。推动国际班列稳定运行,获批国家第二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加快建设,建成高水平中埃经贸合作示范区。
现代产业体系加速形成
杨茂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五年来,新区现代产业体系加速形成。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建成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8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形成汽车和机械装备制造、石油化工2个两千亿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生物医药400亿级产业集群和38家百亿级企业。空客A320飞机累计交付超500架,A350宽体机完成和交付中心落户,航空航天产业形成“三机一箭一星一站”产业格局。海工装备制造、海洋工程总承包和服务实力位居全国前列。汽车整车产能达到150万辆,一汽丰田、恒大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开工。中石化LNG一期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南港世界一流化工新材料基地中沙新材料园、“两化”搬迁等项目加快建设。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工业战新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2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17.5%,高技术服务业和现代新兴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35.7%。形成以超算、360、曙光、飞腾、长城、银河麒麟为代表的安全自主可控信创全产业链,汇集新松、深之蓝、科大讯飞、一飞智控等智能科技行业领军企业。集聚天药药业、葛兰素史克、凯莱英等生物医药企业1500余家,形成以创新药、现代中药、细胞和基因治疗等为代表的产业集群,京津冀特色“细胞谷”加快建设。以力神电池、巴莫科技等为代表的动力电池产业加快发展。中环DW智慧化工厂一期投产。生物医药、网络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产业入选国家战新产业集群。新能源、国产自主可控信息安全产业入选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新业态新模式加速聚集。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加快建设,集聚金融、类金融机构2700余家,沪深港上市企业41家,占全市的62%。亚投行灾备中心落户,为国际金融组织在天津设立的第一个功能中心。国家租赁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各类融资租赁公司达到1744家,总资产突破1万亿元,飞机、船舶、海工平台等跨境租赁业务总量占全国80%以上,成为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聚集地。出台全国首个商业保理监管办法,央企背景商业保理公司占全国一半以上。云账户、今日头条、滴滴出行等平台经济快速发展。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提速升级。保税维修和再制造蓬勃发展,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航空制造维修基地。平行进口汽车保持全国65%以上占比。建成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等8个国家级园区。
新旧动能转换全面提速
杨茂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五年来,新区新旧动能转换全面提速。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成长。聚集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创新研究院、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先进计算创新中心等市级以上研发机构518家,国家级众创空间21家。创新主体规模不断壮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270家,科技型上市企业28家,“独角兽”企业、领军(培育)企业、“瞪羚”和“雏鹰”企业超过1600家。成果转化体系日趋完善,市级技术转移机构达到52家,年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360亿元。科技攻关取得重大成果。新一代超级计算机、飞腾麒麟“PK体系”、12英寸单晶硅片、全球首款软件定义互连芯片和内生安全交换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成功研制国内首个埃博拉疫苗,康希诺新冠疫苗进入临床三期试验。26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创新人才加速聚集。成立信创、生物制造等8个产业人才联盟,驻区两院院士、特贴专家、突出贡献专家等高层次人才1123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192家。建成中国(滨海)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有效发明专利累计达到1.1万件。
改革开放活力进一步释放
杨茂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五年来,新区改革开放活力进一步释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打好减税降费组合拳,实行“三个一律免征”,全面取消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累计减税降费超过285亿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压缩国资监管层级,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成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组建10家区属国有一级企业集团,完成混改出让62家,出清149家。国有企业“三供一业”移交和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基本完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设立南北“两翼”片区工作办公室,运行体系更加高效。全面实施开发区法定机构改革,推行全员竞聘、企业化管理,经验做法得到国家深改委充分肯定并向全国推广。建立“三考合一”机制,将班子、绩效、督查考核相融合,实行“一张清单考一次”。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承接市级事权622项,凡开发区能承接的全部下放,实现“滨海事滨海办”。295个审批事项全部下沉街镇,实现“滨海通办、滨海统办”。深化“一制三化”改革,行政许可要件累计减少650项,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成为常态。全国首创信用承诺审批分级管理,率先推行“一企一证”综合改革,得到国务院充分肯定。实施工程建设项目以函代证、容缺受理等便利化措施,推行“拿地即开工”模式。市场主体达到27.7万户,比2015年翻了一番。自贸区引领开放作用持续增强。积极开展首创性、差异性改革探索,累计实施478项制度创新举措,37项试点经验和实践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占全国总量的20%。实施两轮自贸区管理体制改革,设立专司创新的法定机构。自由贸易账户设立主账户800余个,收支规模超千亿元。重大项目接续落地。累计实际利用内资4774亿元、外资259亿美元。周大福金融中心、大众自动变速器等939个项目竣工;腾讯IDC数据中心、三星动力电池等2000个项目加快建设。
民生保障不断加强
杨茂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五年来,新区民生保障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累计新增就业63.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保险待遇稳步提高。建立社会救助自然增长和“救急难”机制,发放各类救助和保障资金60多亿元。建成养老机构12个、老年日间照料中心133家,养老服务床位累计达8000张,“老人家食堂”实现社区服务全覆盖。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7万套,实施28片2.2万户棚户区改造,全面完成2697户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79所,新增学位6.2万个,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从29.9%提高到50%。与天津一中、南开中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名校合作办学15所。建成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天津茱莉亚学院。新建天津总医院滨海医院、滨海新区中医医院、肿瘤医院等4所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部与五中心医院开展新一轮合作,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泰达医院与天大医学院开展首轮合作。“互联网+医疗”远程视频会诊平台加快建设,11家医院建成智慧门诊,组建8个医联体,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院前急救体系建设,急救电话10秒接听率达100%,救护车到达现场平均时间降至10分钟。国家海洋博物馆、滨海图书馆、滨海科技馆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文化新地标。中新天津生态城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1个街镇415个村居实现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建成770个社区健身园。高水平承办全国第七届特奥会。公共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累计实施畅通工程41项,北海路地道、寨上大桥等路桥工程竣工,绕城高速全线贯通。轨道交通B1、Z4线加快建设,Z2线启动招标。建成全国首个绿色驱动公交服务网络,新开公交线路34条,施划停车泊位9.7万个,群众出行更加便捷。改造农村电网321公里,建成5G基站2900个。改造燃气管网168公里、供热管网67公里。综合整治老旧小区89个、背街里巷11条。大力推行垃圾分类,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体系基本形成。建成郊野公园、街心公园36座,健身步道46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9.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8平方米。我们坚持上下同心、攻坚克难,强化共同缔造理念,打赢了一系列创建活动攻坚战、收官战,成功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区,荣膺国家卫生区、国家无障碍环境示范区等称号,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国健康促进区创建工作通过验收。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杨茂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五年来,新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大气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实施172个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项目,完成1788家“散乱污”企业和6.3万户散煤专项整治,471台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实现“清零”。2020年PM2.5浓度49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30%,空气优良天数比率提高5.3个百分点。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5座,提标改造26座,污水处理能力达到85万吨/日,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以上。实施南北水系连通工程。完成24个片区雨污分流改造。突出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12条入海河流全部消劣,修复岸线8.8公里、海洋湿地647公顷,高水平完成近岸海域水质考核指标,153公里海岸线生态功能不断提升。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实行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环境准入制度,建立初步调查、风险评估、修复治理地块名录,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持续加大。推进“871”生态工程建设,完成北大港湿地“五退”工作,每年150多万只候鸟在此栖息,湿地保护区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实施双城间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完成造林1.8万亩。加大控沉工作力度,累计压采地下水4000万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44.4公顷。
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
杨茂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五年来,新区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大力发展高效种植业、高端畜牧业、现代渔业和种源农业,建成高标准农田26万亩、放心菜基地22个、放心水产品基地28个。建成梦得、神驰等四大奶牛养殖基地,奥群种羊冷冻胚胎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农村环卫一体化体系,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改造公厕617座、户厕1.2万座。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部完成179家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粪污治理和34家工厂化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全部139个村达到“六有六无”标准,建成10个人居环境示范村。示范镇项目还迁入住1.9万户5.9万人。精准脱贫攻坚战累计实施产业开发、住房保障、教育教学等精准扶贫项目381个,助力“两市四县”全部提前摘帽。投入资金2亿元,实施产业帮扶项目8个,全面完成44个困难村结对帮扶任务。街镇发展体制进一步完善。健全街镇财政体制和招商激励办法,建立“街镇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加大“两翼”民生投入,实施津汉复线大修、北穿港路东延等工程,建成一批学校、医院等民生设施,“两翼”民生短板加快补齐。
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杨茂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五年来,新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全面提升。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建成智慧滨海运营中心,搭建“1+4+N”智慧城市管理平台。推行全域全科网格化管理,实现滨海热线与市便民专线同轨运行,开通滨海掌上行手机APP,构建了“三位一体”的闭环式便民服务系统,仅2020年受理处置问题就超过73.6万件,办结率97.1%,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到及时回应、有效解决。中新天津生态城智慧城市治理模式与泰达街智慧社区获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优秀案例奖。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树牢本质安全理念,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聚焦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持续开展大排查大整治,整改隐患33万处。实施危化品运输车辆专用通道管理,增设电子警察780处。完成天津港消防管理体制调整。2020年生产安全死亡事故起数、人数分别比2016年下降25.2%和35.9%。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深入开展“双安双创”示范区创建工作,有力保障了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平安滨海建设取得扎实成效。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破获涉黑涉恶犯罪792起,依法处理1140人。重拳整治社会治安乱点,开展“雷霆”“昆仑”等专项行动。实施天眼“雪亮工程”,织就了守护平安的“智慧天网”。累计化解信访积案381件,持续推进历史遗留问题化解,仅2020年就成功化解5年以上历史遗留问题31件,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杨茂荣说,五年来,我们坚持以党的建设为引领,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廉洁勤政,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自觉。主动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区政协民主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172件、政协提案1568件。强化向群众汇报意识,每年实施20项民心工程,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建立行政执法监督考核体系,大力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行政执法监督平台被评为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滨海新区荣膺第四届“中国法治政府奖”。全面完成“七五”普法工作。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深入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不作为不担当问题专项整治,严厉查处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区审计局连续两个五年获得全国先进集体称号。严控“三公”经费,持续压缩一般性支出。加强军政军民团结,连续三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支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外事工作扎实推进。
杨茂荣说,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落实“四战”要求,全面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取得口岸、医院、社区三大保卫战的全面胜利。我们坚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派出8批134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我们坚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建立“五个早”工作机制,精准有序推动复工复产,落实“132”工作机制,开展“接链、促需、护企”行动,全面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面对进口冷冻食品带来的新一轮疫情,我们高度重视,迅速果断采取“两封两全”措施,开展“滨城大筛”,健全进口货物和进口冷链防控体系,有效控制了疫情,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双胜双赢”。
杨茂荣说,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委带领全区人民万众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
杨茂荣说,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思想不够解放,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魄力不足;新旧动能转换不够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强;民生领域存在短板,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修复的任务依然繁重;防范安全生产、社会稳定风险的压力较大,社会治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不作为不担当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与重点任务
按照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和区委三届十二次全会确定的远景目标,到2035年,滨海新区基本建成综合实力强劲、社会文明和谐、国际化程度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区,“一基地三区”核心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双城”发展布局全面形成。城市综合实力大幅提升,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枢纽港口建设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成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支点;自主创新能力居于全国前列,核心产业竞争力处于全国第一方阵;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法治滨海、平安滨海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建成文化强区、教育强区、人才强区、健康新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对外开放新格局全面形成,成为国内大循环北方枢纽、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战略支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于全国前列,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发展一体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十四五”时期是滨海新区加快实现国家赋予的功能定位、落实“津城”“滨城”双城发展布局的重要五年,也是开展“二次创业”、推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保持战略定力,知难而进、创新竞进,奋力谱写滨海新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十四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坚持“创新立区、制造强区、改革活区、开放兴区”,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区、“一基地三区”核心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国内大循环北方枢纽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战略支点,基本建成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美丽滨海新城。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一基地三区”核心区功能基本实现。“1+3+4”现代产业体系更加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主引擎,形成若干具有国家创新引领力的产业集群,国家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中心区基本建成。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地位更加凸显,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显著增强,形成更加健康良性的金融生态环境。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效,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入推进,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营商环境走在全国前列。
美丽滨海新城基本建成。“一主两副六组团”一核多点城市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城市公共服务和基础配套能力显著增强,数字城市、智慧滨海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港城融合、产城融合、职住平衡明显提升。
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新发展理念得到全面贯彻,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新动能进一步壮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成效显著,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在全市发展中的龙头引擎和辐射带动作用更加凸显。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市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全面提升,向上向善、重信守诺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城市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明显,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一带、一屏、多廊”生态格局全面形成,“871”生态建设工程取得重大进展,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更加绿色宜居。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断均衡普惠,社会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完善,共同缔造理念深入人心,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为实现“十四五”奋斗目标将重点抓好九个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落实重大国家战略,打造协同发展示范区。充分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引擎作用,全力打造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核心标志区。深化重点领域协同,完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助力北方国际航运枢纽建设,打造京津冀最便捷的海上门户和“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支点。
(二)坚定不移推进港产城融合,全面加快美丽“滨城”建设。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围绕宜居城市、绿色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补齐社会事业短板,提升城市智慧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持续推动绿色发展。
(三)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创新发展先导区。构建全国先进的科技大平台集群,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打造更多滨海版“国之重器”,实施创新集聚谷行动,加快打造主导产业突出的创新标志区和集聚区。
(四)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区战略,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实体经济发展方向,围绕“1+3+4”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主题园区,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能级,建成国家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中心区。
(五)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打造改革开放先行区。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深化开发区法定机构改革。坚持以自贸区引领开放,加大“首创性”制度创新力度,打造世界一流自由贸易园区。
(六)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巩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成果。
(七)坚定不移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强化“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的理念,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一制三化”改革,打造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活力迸发的市场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推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融合。
(八)坚定不移践行为民初心,打造民生幸福标杆。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群众收入均等化水平,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九)坚定不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法治城市示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防范化解各类重大风险,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强化全民参与、共同缔造理念,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坚持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推进,建设更高质量的平安新区。
三、2021年主要工作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美丽“滨城”的关键之年,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的启航之年,做好全年工作至关重要。我们要把握新阶段、贯彻新理念、融入新格局,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头、起好步。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实际利用内外资分别增长10%和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节能减排降碳指标完成市下达任务。
1. 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杨茂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2021年,新区将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把融入新发展格局与服务协同发展紧密衔接,统筹推进。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主动对接北京优质资源,进一步增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等载体承接能力,对标国家疏解清单,紧盯央企一级总部、瞄准二三级区域总部、研发中心、结算中心,有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争当承接先锋,打造承接标杆。创新协同发展机制。推动京津冀审批“跨省通办”,提升异地办理便利度。参与设立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加强上下游水系协同治理。支持天津港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加快天津港集疏运货运专用通道建设,做强国际海铁联运、中转集拼功能,全力打造“公转铁+散改集”双示范绿色港口。支持建设环渤海港口联盟。加快中欧先进制造产业园、天津意大利中小企业产业园建设,推动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提档升级。支持天津机场三期改扩建和津滨铁路轨道交通引入工程,加快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建设。
2. 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
杨茂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2021年,新区将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深入落实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硬核实力。提升平台自主创新能力。全力打造承接国家战略任务的重大科研设施和面向科技前沿的原始创新平台,加快合成生物技术、先进操作系统、先进计算等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推进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建设。积极承接海河实验室建设。加大科技攻关力度。聚焦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先进计算、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科技专项,推动新一代超级计算机形成承接能力。培育壮大创新主体。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9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00家,新认定“雏鹰”企业1280家、“瞪羚”企业128家、领军(培育)企业7家。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开展“科创中国”试点建设。推进与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深度合作,加快天津科技大学科技园建设,打造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首站”。新增5家市级以上双创载体。加快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国家试点建设,打造知识产权融资“一站式”服务基地,推行知识产权证券化。深入实施“海河英才”行动计划,推出“鲲鹏计划”2.0版。充分发挥产业人才联盟作用,形成联合攻关、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新优势。
3. 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杨茂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2021年,新区将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坚持制造业强区,加快构建“1+3+4”现代产业体系,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打造“中国信创谷”,抓好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建设,持续提升飞腾—麒麟—长城—曙光“信创包”整体方案供给能力。推动中芯国际建成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8英寸集成电路生产基地,推进清华紫光集成电路产业园、恩智浦集成电路测试中心等重点项目实施。加快打造“生物制造谷”“特色细胞谷”,推动康希诺新冠疫苗生产基地、英科博雅克隆工厂等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做优做强优势产业。加快空客A350宽体机完成和交付中心、A320机身系统总装项目建设,推进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建设。加快一汽丰田、恒大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打造新能源汽车中国市场核心区。加快海工装备制造基地等高端装备项目建设。加快中沙聚碳酸酯、中石化LNG二期等高端石化项目建设,启动中石化120万吨乙烯等重大项目建设。实施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建设数字车间、智能工厂50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鼓励发展研发设计、智慧物流、贸易+结算等产业,提升现代商贸、健康养老等服务业便利化品质化水平。推动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大新动能引育力度。树牢“项目为王”理念,用足用好滨海产业发展基金、专项资金,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以商招商,推进开发区与街镇融合发展,加快引进一批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优质项目、龙头项目、规模项目。
4. 实施更高水平改革开放
杨茂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2021年,新区将实施更高水平改革开放。把改革开放先行区作为第一定位,以更大的勇气和魄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和“一制三化”改革,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深入推进“滨海通办、滨海统办”。落实承诺办理、容缺受理、并联办理机制,大力推行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一日办结,落实多测合一、多评合一、多规合一等改革举措,扩大“拿地即开工”适用范围。深化企业经营范围标准化自主申报和全程“自助办”。完善惠企政策精准服务机制,进一步优化税费申报和水电气办理流程。强化普惠金融服务,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打造制度性交易成本新优势。建立产业策划专家库和招商引资、落地审批管家库,为企业提供“专家+管家”式服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完善联合激励惩戒机制。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持续推进法定机构改革、“三考合一”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各类要素改革。稳步推进社会职能剥离。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强力推动清单式改革,年内完成竞争类企业混改出让、空壳低效企业清理退出140户以上。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加快推动跨境租赁、进口药械、细胞治疗、大宗商品交易、保税维修、数据开发应用等创新突破。深化与东盟特别是日韩战略协作。探索设立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深入推动“双自”联动发展。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推动自贸试验区扩区工作。
5. 持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杨茂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2021年,新区将持续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进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防耕地“非粮化”。建设高标准农田1.5万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新希望集团20万头现代化生猪养殖基地一期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规范放心菜、放心畜产品和放心水产品基地管理。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作,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持续推进农村全域清洁化。健全农业农村发展机制。培育壮大规范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乡村金融服务体系。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深入开展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助力受援地区脱真贫、真脱贫、不返贫。
6. 加快美丽“滨城”建设
杨茂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2021年,新区将加快美丽“滨城”建设。深度落实“津城”“滨城”双城发展布局,强化“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加快建设创新宜居“滨城”。坚持规划引领。高质量完成并实施“滨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面推进“多规合一”,高标准编制建设规划,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提升城市载体功能。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低效用地治理,盘活闲置楼宇资源。实施交通强区战略,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完成第二大街和闸南路跨铁路桥、洞庭路地道等工程,加快津歧公路一期、工农大道拓宽改造,完成津石高速天津东段、塘承高速滨海新区段建设。加快实施一批新基建项目,全面完成“1001”工程,新建5G基站600个,加快一批充电桩建设,推动轨道交通B1线、Z4线加快建设,开工建设Z2线。积极引进社会资本,综合利用债券、保险、信贷、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为重大项目市场化开发建设提供支持。新开提升公交线路10条。改造老旧小区56个,惠及居民4.1万户。推进17个小区供水管网改造。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强化大气污染精准防治,实施北疆电厂等重点排放企业深度减排治理,完成6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治理,增强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完成霞光路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实施杭州道、津塘公路南部片区主干管网改造。完善生活垃圾分类运输处置体系。持续提升生态功能,深入实施“蓝色海湾”整治工程,巩固12条入海河流消劣成果,推动北大港湿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完成双城间绿色生态屏障造林600亩,一级管控区蓝绿空间占比达到20%。
7.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杨茂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2021年,新区将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树牢人民至上理念,继续实施20项民心工程,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加强就业和民生保障。提升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就业容量和质量,积极开展援企、稳岗、扩就业工作,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村劳动力和城乡困难人员等就业服务,新增就业9.5万人。织密筑牢民生保障网,继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落实阶段性降低社保费率政策。持续深化养老服务供给,新建日间照料中心30个,新增养老服务床位800张。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加强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完善长租房政策。加快棚户区改造,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建成实验中学海港城学校、晨晖北里幼儿园,开工建设耀华中学滨海分校以及太平镇欣苑二幼、茶淀幼儿园等4所幼儿园。提高医疗卫生资源供给质量,滨海新区肿瘤医院一期、中医医院一期投入运营,加快北京大学滨海医院改扩建、天津中心妇产科医院滨海院区等项目建设。推行“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在4家三级医院开展智慧住院试点,数字医院全面覆盖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巩固拓展疫情防控成果,坚持“内、外”同防,“人、物”同防,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能力,加强进口冷链物流闭环管理,毫不松懈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主题,举办滨海艺术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文旅融合发展,推动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推进国家海洋博物馆、泰达航母主题公园5A级景区创建工作。巩固全国文明城区和国家卫生区创建成果。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做好全国双拥模范城中期考评迎检工作。全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坚持“战区制、主官上、权下放”,优化全域全科网格化管理体系,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开展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创建试点工作。提高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水平,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升级版。加强风险源研判,强化财政金融风险防控,加强政府性债务管控,抓好互联网金融风险防控,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展新一轮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加强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风险防控。强化道路安全、智慧交通管理。深化物信融合实验室建设,推动公安行业数据和物联网感知数据深度融合,实现对社会治安动态的全时空感知,提高智慧警务建设水平,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提升“无黑城市”创建水平。强化食品药品全生命周期安全监管。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8.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杨茂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2021年,新区将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府领导班子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领导力、组织力和破解难题的能力,以上率下,涵养浩然正气,积聚强大势能,重事功、练事功、善事功,在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深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不作为不担当问题专项治理,进一步精文简会,提高效能。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持续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全面开展“八五”普法。主动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诚恳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高质量办好代表建议、委员提案,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支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工作,发挥好残联、红十字会等组织作用。坚持真过紧日子,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持续压缩行政运行成本。加强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充分发挥行政监督、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职能作用,巩固拓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主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1201160001